智匯幼教|幼兒教育
【2025】教保員是誰?幼兒園老師不可或缺的靈魂角色

【2025】教保員是誰?幼兒園老師不可或缺的靈魂角色

Nov 10. 2025

教保員是誰?學前教育現場中最懂孩子的老師!

 

 

教保員與幼教老師有什麼不同?

 

在我從事幼教工作的三十年裡,最常聽家長問的一句話是:  

 

「教保員跟幼教老師有什麼不一樣?」

 

其實,教保員(Childcare Educator)這個名詞

 

是為了強調「教育」與「照顧」的整合。  

 

過去人們常把幼兒園老師想成「看顧孩子」的角色  

 

但隨著《幼兒教育及照顧法》的實施,教保員的角色早已全面升級——  

 

他們是融合教育專業與生活照顧的全方位導師。

 

教保員不是像大眾所想的「不就陪孩子玩一玩而已」,  

 

而是每天透過觀察、互動與引導,在照顧中教育、在教育中照顧。

 

 

幼兒園中的教保員日常,是什麼樣子?

 

每天早上,當孩子一個個進園時

 

第一個笑臉迎接他們的,就是教保員。  

 

他們會蹲下身子,用溫柔的語氣問:

 

「今天早上好嗎?」

 

教保員的工作內容遠比外界想像的繁瑣:

 

引導孩子完成生活自理(如洗手、用餐、收玩具)

 

設計適齡的遊戲活動

 

讓孩子在玩中學

 

紀錄孩子的發展歷程

 

並在每一次互動中提供正向回饋。

 

與同事協調課程、環境佈置與安全管理

 

我常說,教保員的一天,是孩子世界的縮影。  

 

我們陪著孩子從哭著入園,到能獨立玩耍;  

 

從不敢發言,到能大方表達。  

 

若孩子的生命是一片土壤,每片鮮花都有教保員的細心灌溉。

 

 

教保員的在園區三大任務:觀察、引導、記錄

 

• 觀察:看見孩子的細微變化

 

專業的教保員不僅"照看孩子"

 

而是能"看見孩子"。

 

孩子的情緒、肢體語言、玩耍方式

 

其實都是在表達。

 

透過細膩的觀察,老師能發現:

 

誰最近比較退縮?

 

誰在人際互動中需要協助?

 

誰對語言表達開始更有興趣?

 

這些線索是設計課程、調整教學的關鍵依據。

 

• 引導:讓孩子主動探索

 

教保員不是指令發號者,而是引導者。

 

孩子在探索時遇到問題,老師不會立刻給答案

 

而是用問題去引導他:「你覺得還有別的方法嗎?」

 

這樣的互動能培養孩子的思考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 

• 記錄:保存成長的足跡

 

從第一張畫作、第一次唱歌、第一次分享故事 

 

教保員都會透過照片、作品或觀察紀錄

 

整理成「學習歷程檔案」。

 

讓家長看見孩子的努力,也給孩子留下一份一輩子的禮物

 

教保員如何與家長互相協助?

 

教保員這份工作,需要熱情,更需要持續學習。

 

如果你也想進入這個領域,請記住三件事:

 

一、 持續精進專業知能

 

教保員不只是照顧孩子,更要懂得幼兒心理、發展理論與課程設計。

 

定期進修、參加研習,是保持教學熱忱的最佳方式。

 

二、 保有一顆柔軟的心

 

孩子每天都在變,你也要願意每天重新認識他們。

 

面對挑戰、哭鬧、意外時,柔軟比嚴厲更有力量。

 

三、相信教育的長遠影響

 

今天你的一個擁抱、一句鼓勵, 可能就是孩子記一輩子的力量。

 

 

教保員,是孩子生命中最早的啟蒙者

 

在學前教育的世界裡,教保員是那道溫暖的光。

 

他們陪孩子從第一次牽手,到第一次放手;

 

從依賴到獨立,從模仿到創造。

 

或許這份工作看起來平凡, 但每一個被溫柔對待的孩子,

 

都會在未來,用同樣的愛回饋世界。

 

 

學前教育相關文章閱讀

 

▋【2025】學前教育是什麼?0~6歲學習黃金期,家長與老師絕不能錯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