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匯幼教|幼兒教育
【2025】幼兒園中大班積木教案活動分享(一)

【2025】幼兒園中大班積木教案活動分享(一)

Aug 15. 2025

幼兒園中大班積木教案:小小孩一日體能挑戰營

 

一、教案設計理念

 

近幾年來,台灣的居住坪數普遍偏向小宅。

 

限縮了幼兒的活動空間,導致普遍幼童有大肌肉運動量不足、核心肌群力量較弱的問題。

 

進而影響幼兒的身體耐力與學習時的專注力。

 

本教案利用Uniplay無毒馬卡龍色系軟積木240pcs安全、輕巧且易於抓握搬運的特性。

 

將傳統幼兒園內的建構遊戲,轉化為「體能挑戰賽」教案。

 

透過搬運、跨越、堆疊等一系列有目的性的任務。

 

讓幼兒在遊戲中,自然而然地鍛鍊上、下肢的肌耐力與身體的協調平衡感。

 

該教案的設計旨在希望幼兒能在完成挑戰的過程中。

 

培養幼兒集中注意力,面對困難的毅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 

 

二、幼兒能從中學習到甚麼

 

  • 身體動作與肌肉發展: 運用肢體進行移動、平衡、抓握、搬運等動作,展現身體的協調與耐力。

  • 建構認知: 運用積木進行規劃與創造,理解空間與結構的關係。

  • 社會化: 在團體任務中學習溝通、協商與互助合作。

 

 

三、幼兒園教案目標

 

提高幼兒身體活動度發展:

 

1.增進全身大肌肉的肌力與肌耐力。

2.提升動態平衡感與肢體協調能力。

 

提升幼兒認知與專注能力:

 

1.能持續專注於指定任務,並完成任務,簡單的跑、跳,投擲,趴。

2.學習在腦中規劃完成路徑或是建構積木的方式,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 

培養幼兒社會情緒發展:

 

體驗一場活動中,如何與其他幼兒互動,與其他幼兒合作完成遊戲

 

 

四、教案活動教具準備

 

教具:Uniplay無毒馬卡龍色系軟積木240pcs(一至三套)

 

教具特色說明:積木採用TPR+PP材質,並在原料階段添加抗菌劑一體成型,每個積木塊均安全且衛生。

 

造型不像大多積木為正方形為長方形基底,積木塊造型多種加上馬卡龍繽紛色系。

 

並且附上多個輪子,也可從此教案延伸出小小賽車組裝營,或是賽車維修體驗等教案。

場地建議:在寬敞、平坦,無太多障礙物的空間,最小約8-10坪即可。

 

背景音樂與其他建議:可採用古典音樂、白噪音,在起點或終點放置一塊積木作為標示。

 

五、活動流程規劃

 

【第一階段:引起幼兒注意力,帶動暖身】

「今天我們大家一起扮演小小建築師,要在這裡一起蓋一座屬於我們的秘密基地!」

 

「但蓋一個很大的秘密基地需要很多強壯的建築師,強壯的建築師要一起先暖身才不會受傷哦!」

 

帶動暖身操,可搭配律動音樂。

 

帶領幼兒進行簡單的的暖身運動,例如手臂環繞來模仿攪拌水泥、從起點走到終點再走回來模仿走到施工地點,弓箭步拉伸。

 

請小朋友圍成一圈坐下,玩一個叫做積木輸送帶的遊戲!

 

選用較小的積木(如35*35*31mm的方塊),讓孩子練習用雙手,頭部、背部把積木傳遞給下一個同學。

 

增加孩子對積木的觸感並活絡身體。

 

這個階段約8~15分鐘。

 

【第二階段:建築闖關三部曲】

 

第一關:我們都是搬運工

 

將所有積木放在起點區,設置一個終點區域,告訴孩子這是要建造秘密基地的位置。

 

告訴孩子每個積木都是一塊有能量的石頭。

 

一個孩子一次只能拿一塊,從起點走到終點放下,再走回起點才能再拿一塊!

 

老師可以這麼引導:

「你可以用愛的抱抱的方式把能量石抱過來嗎」?

—訓練孩子的手臂與胸肌的運動能力。

 

「可以請你模仿小烏龜,把藍色的能量石背在背上然後爬過來嗎」?

—訓練孩子的核心能力與四肢協調。

 

「可以請你們兩個幫我把這八個輪子都搬過來嗎?拿比較多所以需要你們合作哦」!

—培養孩子合作與手部精細動作控制的能力。

 

所有積木都到了終點後,水泥就需要開始攪拌,為建構工程做準備。

 

教案重點: 關卡要求幼兒反覆多次地彎腰、抓取、起身、行走與放下,是鍛鍊全身肌耐力的絕佳活動 。

 

不同的搬運方式能刺激到不同的肌群。

 

接下來引導幼兒到第二關。

 

第二關:勇闖工地平衡木橋(平衡感與專注力訓練)

 

把所有長條形的積木(以140*35*31mm為例),在地上鋪設成一條蜿蜒或直線的獨木橋。

 

請幼兒輪流一個一個從獨木橋起點走到終點,中途不能掉下去!

 

初階挑戰:讓孩子站上去雙手張開,從起點走到終點。

 

進階挑戰,針對平衡感能力較佳的孩子:「請你幫我左右手各拿一塊能量石走過去!」

 

也可變化成把積木頂在頭上,雙手各抓小輪胎積木跨過獨木橋等等遊戲變化。

 

訓練幼兒的身體控制能力、小肌肉控制能力等等。

 

「要幫我仔細看著前面的路,不可以掉到河裡哦!」

 

「建築師需要強壯且專心的小朋友,有誰也跟我一樣是強壯且專心的呀?」

 

此關教案重點: 在狹窄的積木上行走,積木提供給足底的反饋跟一般感覺統合道具不同。

 

需要非常高度的專注力與核心肌群來維持身體平衡 。  

 

第三關:一起蓋秘密基地(合作能力與建構能力)

 

玩法:把所有積木都搬過來,所有小朋友一起蓋一個堡壘或是可以躲進去的秘密基地。

 

注意,建議同時進行活動的孩子不要超過十五個。

 

以我帶過的現場案例來說,超過十個就很難讓每個孩子都完整參予到教案進程。

 

超過十五個孩子,每個孩子能訓練到的東西被稀釋的太多,意義很低。

 

老師們可以這麼引導:

「這樣蓋會不會倒下來呢?我們下面是不是要放比較大塊的積木」

 

「這個斜角的積木是不是很適合拿來當屋頂呀?這麼多塊要怎麼全部用完呢?」

 

「這樣蓋老師躲不進去欸,老師也想躲進去秘密基地,大家幫老師想想辦法」

 

鼓勵幼兒互相思考,溝通,協助合作建構積木,過程中一定會有衝突跟意見相左的時候。

 

讓孩子提早社會化、培養情緒感知與表達能力。

 

此關教案重點: 堆疊積木需要持續地舉起、放下,是對幼兒肌耐力的延伸挑戰。

 

共同建構一個大型作品,能讓幼兒學習團隊合作,並且在衝突中認識自己的情緒。

 

 

六、給每個幼兒園老師的小建議

 

一、活動中提醒幼兒不要將積木丟來丟去,雖是軟積木不會導致受傷。

 

但容易讓場面失控導致小朋友亂成一團,容易讓新手老師壓力山大而難以照進度完成。

 

二、有些孩子天生體能較弱或是較沒自信,體能較弱可降低闖關強度或由老師輔助。

 

沒自信的孩子可以由老師陪伴並關注是否有其他問題。

 

根據我的經驗,這年紀孩子特別沒自信往往原生家庭有問題,留意這孩子有沒有其他問題需要協助。

 

三、若發現有肢體能力進展遲緩、言語狀況特殊需早療者,提前詢問主任或園長是否告知該家長做評測。

 

不要直接告知家長,有些家長自尊心強,容易誤解老師的意思,造成產生衝突。

 

七、教案觀察紀錄與下一次活動建構反思

 

•幼兒是否能持續參予積木從起點到終點的搬運活動?

 

•疲憊的時候能否堅持下去?

 

•同儕對該孩童的影響力如何?

 

•走平衡木時,身體的穩定度如何?

 

•走平衡木時,專注度是否足夠?眼睛能否平視前方?

 

•在團體建構秘密基地時,幼兒與他人的互動如何?

 

•是主導者、協助者,還是旁觀者?(觀察幼兒社會互動的能力)

 

 

八、結語

 

此教案規劃由我本人所設計,該教案累積至今帶過82場活動。

 

歡迎轉載,但請註明原始出處。

 

如是幼幼班活動,建議將上述積木換成大建構積木150片(幼幼班專用)

 

各位老師可以該教案做為一個架構,根據你們園所教學現場情形去做更改或調整。